夏夜享家的美麗與悸動
《小太陽。家》經典文學X原創音樂劇 製作分享會
<小太陽>是伴隨我們成長的文學經典,
帶我們走進六零年代,去看見那年代……
物質或許貧乏,家的溫暖使人滿足;
生活難免挫折,家的支持讓人不畏艱辛。
林良老師以雋永輕快的文筆所著之小太陽,是和諧家庭的幸福聖經、親子共讀文學經典,刻畫成了時代的縮影,不但是他超過半世紀「寫作人生」不可或缺的所有,也是一切的起點。
夏夜享家的美麗與悸動
《小太陽。家》經典文學X原創音樂劇 製作分享會
<小太陽>是伴隨我們成長的文學經典,
帶我們走進六零年代,去看見那年代……
物質或許貧乏,家的溫暖使人滿足;
生活難免挫折,家的支持讓人不畏艱辛。
林良老師以雋永輕快的文筆所著之小太陽,是和諧家庭的幸福聖經、親子共讀文學經典,刻畫成了時代的縮影,不但是他超過半世紀「寫作人生」不可或缺的所有,也是一切的起點。
與詩共生,與詩共存-《無常的美學》新書發表會
講座地址:紀州庵文學森林3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講座時間:2015年4月25日(六) 下午兩點至三點三十分
寫詩,是一場心靈探索。
就讓我們戴上詩人的眼睛,觀看生活日常的平凡無奇,
細讀楊絳─楊絳作品座談暨朗讀會
時間:2015/4/18(六)14:00-15:30
與談人:楊佳嫻、房慧真
楊絳(1911~)
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與錢鍾書先生結婚,同年兩人至英國留學,1937年轉赴法國。1938年夫婦倆攜女返國,回國後楊絳曾任振華女校上海分校校長、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授。1949年後,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楊絳早在抗戰時期的上海,就以《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兩部喜劇成名,後來又出版短篇小說《倒影集》和文學評論《春泥集》,文革後更有膾炙人口的《幹校六記》、《洗澡》、《將飲茶》、《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洗澡之後》等多部作品問世。
作品另外有《楊絳譯文集》、《楊絳作品集》。翻譯有《小癩子》、《堂吉軻德》、《斐多》等作品。
老屋顏新書分享會──走訪全台老房子,
從建築裝飾與歷史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老屋顏,一個走訪全台觀察各地老房子的兩人團隊,2013年起他們從台南出發踏遍全台,以文字和攝影記錄下各個年代與造型的老房子。老房子存在的時代歷史引人好奇,而作為老房子一部分的鐵窗花、木格柵、磨石子地板、馬賽克磚牆等精緻繁複的建築元素,說的不僅是各年代的建築形制,更是一道道前人曾在此生活的軌跡。
時間:4/25(六)14:00
講者:老屋顏(辛永勝、楊朝景)
歷史小說的虛與實: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歷史小說類推廣講座
「文學是生命的詮釋」,在不安定的時代,眾多讀者渴求從文學作品中去尋找理念,為生命解惑。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透過各種方式直接、間接地走進人群、接近人心,喜愛文學的他更透過文字弘法,鼓勵創作,滋養了許多人的心靈。「閱讀是生活的提升」,星雲大師用佛法、用感動、用真誠與讀者締結書緣。「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近年來為提倡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風氣、發掘優秀作家及作品、獎勵在文學方面有卓越貢獻者,並期使文學之美善,能有效發揮其淨化社會人心之功能,特別設立「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以發掘優秀作家及作品。
歷史小說在華文文學中一向佔有重要地位,「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設立歷史小說類之獎項,以鼓勵小說創作者勇於在此領域內耕耘。創辦迄今已32年的《文訊雜誌》,作為一份長期觀察、報導、評介華文文學創作的媒體,接受「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委託,於2015年4到6月間,每個月舉辦一場「歷史小說的虛與實」對談。本系列講座將邀請多位著名作家、學者、出版人,與聽眾分享他們對此一重要文類的創作及閱讀經驗,期盼能喚起大眾對華文歷史小說的喜愛,進而達到刺激創作、推廣閱讀之目的。讓我們一起重新認識歷史小說的美好,乃至台灣歷史小說的豐碩創作成果。
當
「我就是渣渣,我立志成為渣渣!」
PK
「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揪竟
誰的音量大?誰的勇敢氣量強韌?
且聽
人生魯蛇組組長 蘇家立,誠實崩壞吶喊~渣渣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對上
夢想用詩改變世界的熱血青年 沈嘉悅,高喊~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觀象擬真 -
2015李憶含師生當代書藝研創特展
展覽期間:3月21日 ~ 4月19日止
開幕時間:3月22日(日)pm2:00~2:30
講座時間:第一場 3月22日pm2:30 主講人 李憶含
內容 概述書藝研創的思想規模與精神藍圖
第二場 4月12日pm2:30 主講人 黃明輝
哭泣靈魂的自我救贖-解讀暗夜行路
暗夜行路為白樺派的志賀直哉唯一之長篇作品。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白樺派主要由一群富家子弟所組成,其文學理念主張理想主義、人道主義,肯定人性的光明面。本作品刻劃主角時任謙作一生所經歷的悲劇,是一部探討亂倫、親子失和及背叛等敏感議題的作品。
遊走於希望與絕望之間的迷惘心靈,謙作最終克服一切不安與危機,在靜謐的大自然中得到心境的調和及救贖。
時間:4/15(三)19:30
講師:黄如萍
2015台北市人智學講座
二十世紀初魯道夫‧史代納博士 (Dr. Ruldorf Steiner) 有感於人類發展太偏重物質主義、忽略靈心,而發展出了人智學;Anthroposophy 人智學一詞源自於希臘文--人類的智慧anthropos-sophia or Human wisdom ,旨在提供我們更宏觀的視野,協助認識生命本質,是一個完全性、關於人類生命本質及精髓的系統概念,透過探尋生命存在的起源及意義,解開人類生存及命運的奧秘。
目前全世界以人智哲學為基礎的實踐領域包含:(華德福)教育、特殊教育、藝術治療、人智醫學、音樂、繪畫、優律思美、生機互動農業、建築等。
史化納博士認為地球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礦物是地球的身體(Physical body),植物是地球的生命體(Life body),動物是地球的星芒體,人是地球的自我,這一切都是宇宙中有機聯繫的統一體。邀請您從人智學認識地球,一同來瞭解自我及人類生存的奧秘。
授課教師:陳琪瑩 老師
TAAZE讀冊生活 x心靈工坊文化 人文講座
革命的做法:
從318太陽花看公民運動的創造性
主講:港千尋
主持:龔卓軍
與談:林暉鈞、張世倫
日期:2015/3/31(二)晚上7:30-9: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西打哥的尋味香港》新書分享講座
一場關於吃、文化、與情感的味蕾饗宴,
細細賞味令人無限眷戀的美食印象!
人氣部落客X香港在地人──西打哥,
帶你吃遍全港,深入香港飲食文化精髓,
品嚐美味,更品味一份堅持與感動。
父母──內在孩子的驛站
我們都不會記得從哪一天開始,自己已不再是孩子了;但,過去我
們身為小孩的所有情感和態度都依然鮮明地活著,直至我們生命的
盡頭。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我們照顧著自己,成為自己的父母,意味著去
接納和照顧自己的內在,那是一個純真的孩子,有著對世界的願望
永遠充滿創造與新鮮,也有著被允許受挫失意釋放的淚水,更有著
強烈直覺隨哭隨笑隨拿隨放。透過聆聽內在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
感受,給予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這正是人生成熟而快樂的秘訣,
《到艾雷島喝威士忌》新書分享講座
泥煤、海風、天邊的老酒廠……
獻給Whisky Lover的品酒、旅行、影像書寫
邀你一同探訪艾雷島粗曠卻細膩的酒鄉風貌,
品味獨幟一格的醇厚酒韻!
品味威士忌的深度醇厚,飽覽艾雷島的美好風貌!
書寫‧尋找城市天光
「第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徵文起跑!
由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承辦的「第十七屆臺北文學獎」,11月1日起開始徵件、至2015年1月31日截止。徵件類別包括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劇本及年金類等六類,獎金總額達新臺幣223萬元,其中最高獎金為年金類得主60萬元(含入圍獎金20萬元及得主獎金40萬元)。
今年臺北文學獎特別以「書寫‧尋找城市天光」為主題,希望廣邀全球華人以自身的「臺北經驗」為發想,穿透俗事「撥霧尋光」、「提筆前行」,向天空尋找繆思女神所散發的城市天光,描繪專屬於自己的文學風景,徵選出極具創意、深富內涵的文學作品。徵件體例包括小說類為6,000至12,000字,散文類3,000至5,000字,現代詩限30行以內;古典詩限絕句或律詩,8首為一組的創作組詩。舞臺劇劇本類包含現代、傳統戲劇的原創劇本兩項,長度限制為演出時間70至90分鐘;年金類參加者須提出未來一年的完整寫作計畫,並於申請獲准後一年內完成。
「第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共計將徵選出23件優勝作品,除年金類得主最高可獲60萬元外,小說、舞臺劇劇本類首獎均為15萬元,評審獎7萬元、優等獎4萬元;散文、現代詩及古典詩首獎則為10萬元,評審獎5萬元、優等獎3萬元。舞臺劇劇本首獎得主可另向文化局申請最高30萬元的「演出製作獎金」。可同時報名競賽類及年金類,競賽類每人限參選一類且以一篇為限,年金類限提一項計畫,簡章請至文化局網站http://www.culture.gov.tw查詢,亦可洽(02)23433143《文訊》雜誌社李小姐。
「不在台北」
《速寫•台北》 2014年社團聯展及講習
對很多人,台北是個又可愛又可恨的城市。離開她,鬆了一口氣。走久了,又想念她。
去年的聯展,我們就用「色台北」為主題,要大家「拿起你的畫筆,蘸上色彩,速寫你看到的台北,她的人文,她的景色」。
今年的畫展,我們的主題是「不在台北」。用意是要大家拎著行李,背著速寫包,離開台北,用你的畫筆告訴大家:什麼吸引你離開台北?離開台北,你看到什麼,想什麼?你有沒有想念台北? 我們希望大家用藝術昇華我們走出台北的時候,心中的錯綜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