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張經宏老師VS凌性傑老師
對談[牆裡牆外:我的寫作]
日期:2014年12月12日(五)
時間:19點30分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樓多功能空間
《晚自習》
作者:張經宏
九歌出版社出版
作者介紹:
張經宏
生於一九六九年,臺中人,臺大哲學系畢業,臺大中文所碩士,曾任中學教師。曾獲教育部文
藝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時報文學獎,倪匡科幻小說首獎等。並以《摩鐵路之城》獲九歌
200萬小說獎首獎。著有散文集《雲想衣裳》,少兒小說《從天而降的小屋》,小說《出不來的
遊戲》、《好色男女》、《摩鐵路之城》。
內容介紹:
嚴師時光遠去,歲月卻淘出粒粒金沙,在生命之河裡閃熠。自習,是流礪沉澱的過程,也是跨
越校園體制、閒暇時間的韜光養晦。
簷廊咆哮、自習摔杯、監考兼整理回收紙的張經宏曾是學生眼中的怪怪老師,在此書裡,他展
現靜謐安閒、清朗明澈的一面。茶館聽音樂品茶、早晨掃落葉可以將藝術與生活合一;偶像崇
拜、紙箱療癒可以轉化為另類豐富的寓意;種種微瑣的小事無一不是為了教育,而今學生與他
俱已離開校園,他以書寫默默關懷。
閱讀,永遠是他最關心的事。教學生讀孟東籬的文章,讓他第一次發現自己能教會教;課堂以
金庸小說為例遭到學生反駁,讓他自我省思繼而成就一篇小說;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他
倒寧願讓教室裡的每雙眼神一起思索、穿過閱讀的迷宮。
全書遊走在散文與小說之間,細節描摹功力引人入勝,面對僵化教育制度的不耐,也能舉重若
輕緩拿輕放,煙硝盡剝;童年稀奇古怪的回憶,連接起臺中數十年的發展史,空間與時間的光
影流動,潛藏著張經宏對土地的深情,底蘊厚重,本色盡出。
對談人簡介
凌性傑
高雄人。天蠍座。師大國文系、中正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臺
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
。現任教於建國中學,著有《自己的看法》、《更好的生活》、《有故事的人》、《2008/凌
性傑》、《找一個解釋》、《有信仰的人》、《愛抵達》,編著有《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
本》(與楊佳嫻合編)。
相關著作
《自己的看法--讀古文談寫作》
《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