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崑曲新美學DVD》出版發表會

 時間:2013年5月19日(週日),14:00~16: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2樓 (台北市同安街107號)

 

 

臺大文學院特聘講座白先勇教授,為了進一步淬鍊崑曲藝術的風華,影響崑曲在當今世界的接受、欣賞與創作,特地親自擔任「臺大白先勇文學講座」,在臺大開設「崑曲新美學」課程,擔任主講並主持與談,邀請曾經參與《青春版牡丹亭》與《新版玉簪記》製作的團隊成員現身說法,並與相關的學者專家,共同研討能使崑曲發揚光大之創新的美學途徑。經由臺大出版中心與臺大新百家學堂合作後製完成出版,謹訂於 2013年5月19日(日)假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崑曲新美學DVD》發表會,除了課程中心人物白先勇教授親臨現場外,另邀請了臺灣大學趙永茂副校長、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葉國良教授、臺大出版中心主任項潔教授、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女士、臺大新百家執行長柯慶明教授;以及課程講者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王童教授、臺大中文系張淑香教授、北藝大辛意雲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洪惟助教授、服裝設計師曾詠霓女士、臺灣舞台設計家王孟超、攝影師許培鴻)等共襄盛舉。

白先勇教授於2004年起率領兩岸三地的文化技術菁英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記》,將大陸崑曲的「根」移植至臺灣文化土壤中,展現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新樣貌,2011年於臺灣大學開設之白先勇文學講座──「崑曲新美學」課程,涵蓋這項華人傳統藝術的諸面向,除了白先勇教授的總論,主要包括:一、崑曲傳統與文本方面:王安祈與華瑋從崑曲的歷史談起,初步介紹崑曲的藝術史與流變,以及湯顯祖的創作《牡丹亭》。張淑香、白先勇則從「文學性」討論崑曲與文學的關係,並分享青春版《牡丹亭》與新版《玉簪記》的劇本創作。二、崑曲表演藝術方面:上海崑劇團作曲家周雪華從技術層面講解崑曲的音樂與唱腔;吳素君則以青春版《牡丹亭》中花神的舞蹈為例,說明崑曲與舞蹈的關係。另外,邀請蔡正仁、岳美緹兩位崑曲大師,親自示範小生的表演藝術並講述其內涵。三、傳統崑曲如何結合當代視覺美學?王童、曾詠霓分享兩齣新編崑曲的服裝製作過程;王孟超、許培鴻分別由舞台設計與影像製作兩方面來講述傳統崑曲如何運用當代技術的再創作;柯慶明、王童則就兩齣戲中大量運用的書法名家董陽孜的創作,討論書法、崑曲及崑曲舞台的關係。此外,還有導演翁國生分享兩齣戲劇的創作過程;辛意雲探討崑曲文化與思想層面的體認;奚淞為兩齣新編崑曲的舞美設計增添了心靈與精神的高度;曾永義、洪惟助概述其長年推廣崑曲的經歷。

《崑曲新美學DVD》共計十七講,分別探討了崑曲相關所有可能的美學問題,使人不僅能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是當今瞭解崑曲藝術,認識其創新發展之可能的絕佳途徑。在課程進行中原亦安排有三場示範演出,感謝趨勢教育基金會慨然同意以贈送的方式,將其錄影作為附錄,因而使本系列的觀閱者亦得盡窺該課全貌,深入的體會崑曲不僅為「案頭」之曲;更是「場上」之劇,美輪美奐的無限風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紀州庵文學森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