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的告白:關於我的10件事】系列文學講座


臺北×文學×住民──是百衲被,也是眾聲喧嘩
鄭美里◎主講

時間:11/26 14: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樓(臺北市同安街107號 》交通資訊

【B-08】鄭美里-鄭美里提供.JPG鄭美里|廣播人,曾任《婦女新知》雜誌、女書文化公司主編等,並在社區大學和民間社團帶領寫作班與成長團體多年。現為社區大學文學與電影課程以及生命敘說課程講師、蒲公英寫作班講師、女書店「女書文化夜沙龍」企畫、主持與訪談,也是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在社大的教學生涯中,鄭美里與臺灣各種族群遇合,鼓勵他們說寫、分享生命的故事。著有《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等,編有《遇合——外省/女性書寫誌》等。



臺北市,經歷過不同歷史階段,自清朝漢人屯墾、日治時期、國府遷臺,官方介入與民間力量種種作用,成為島上政治、經濟與文化最發達之處,吸引各路人馬入住,因此成了住民最多元多樣,文化最為豐富的地方,但族群混居、接觸引發的衝突也寫下一頁頁臺北創傷史。

在臺北的文學書寫中,以「住民」為主題書寫的,最為人所知、最亮眼的,首推白先勇的小說集《臺北人》。這部1971年初版的小說集收錄了14篇小說,有意識地為1949年前後隨國府來臺移住臺北的大陸移民造像,每篇小說座落於臺北不同區域街衢的生活場景,寫活了那個年代裡的人物──將軍、老兵、社交名媛、僕婦、男同志等;作者對於臺北不同區位,例如南京東路、天母、新公園、西門町等地方所象徵的高低文化資本、階層屬性非常敏銳。從歷史角度而言,論者謂白先勇的《臺北人》無異一部民國史,書中人物的身上鑲嵌著民國以來的重大歷史刻痕;若從住民的角度來看,這本小說為50、60年代臺北的住民──主要是環繞著外省人的住民關係留下重要的紀錄,也重點式地提點了人與地方的關係。
(節錄。全文請見《臺北的告白》特刊,文/鄭美里)



臺北
×文學×住民 》選書推薦
一九四七高砂百合,林燿德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西川滿小說集1,西川滿著;葉石濤譯,春暉出版社,1997年2月。
月球姓氏,駱以軍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臺北人,白先勇著,爾雅出版社,2002年2月。
夏日踟躇,李渝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5月。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朱天心著,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6月。
我那賭徒阿爸,楊索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年4月。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顧玉玲著,印刻出版公司,2008年10月。
三世人,施叔青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10月。
俎豆同榮——紀頂下郊拚的先人們,王湘琦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開放預約20名 》預約去

◎現場開放入座30名

arrow
arrow

    紀州庵文學森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